在304不锈钢的焊缝金属中渗进钛、铌、锆等稳定化的合金元素,可以去除一些形式的晶间腐蚀,不过也容易出现刀状腐蚀,表现为沿着焊缝金属的熔合线出现类似于刀切一样的腐蚀现象。这种腐蚀会顺着焊缝熔合线向不锈钢材料方向深入蔓延,会严重影响焊接结构的使用寿命。
产生刀状腐蚀的场景与条件,和晶间腐蚀不完全相同。晶间腐蚀只会在焊缝及其附近区域形成,没有进行焊接的不锈钢材料在危险温度范围内长期加热也不会产生刀状腐蚀;当18-8不锈钢含有稳定化元素钛时,碳的质量分数低于0.06%,也不会产生刀状腐蚀;在碳含量相同的的304不锈钢中,有稳定化元素的焊缝就有可能产生刀状腐蚀,而不含稳定化元素的焊缝则不会产生刀状腐蚀;经稳定化处理的含钛或铌的304不锈钢有可能会产生刀状腐蚀,而经固溶处理状态的该类钢则在产生晶间腐蚀的前提下,有可能会产生刀状腐蚀。
在紧靠焊缝熔合线的外侧会产生刀状腐蚀,而在热影响区敏化温度段不产生晶间腐蚀,则可以认定被焊的不锈钢材是含有稳定化元素,并且受到稳定化处理的。如前文所讲,单纯固溶处理的不锈钢材,均会由于受到焊接热循环的影响而首先在敏化温度段产生晶间腐蚀的倾向。
在紧靠焊缝熔合线的外侧会产生刀状腐蚀,而在热影响区敏化温度段不产生晶间腐蚀,则可以认定被焊的不锈钢材是含有稳定化元素,并且受到稳定化处理的。如前文所讲,单纯固溶处理的不锈钢材,均会由于受到焊接热循环的影响而首先在敏化温度段产生晶间腐蚀的倾向。
稳定化处理状态的这种不锈钢产生刀状腐蚀,通常均由于焊后再次受热而导致的,是受焊接后在热处理过程中或焊接构件工作于敏化温度区的停留影响,是接着的焊道或焊缝的热影响导致。
不锈钢焊接加工后的单道焊缝的结构如果经过敏化温度受热,同样会在热影响区的过热段产生晶间腐蚀的倾向。因为前次焊缝的过热区段比较窄,其再次受热而发生敏化的区域也就狭窄,所以在腐蚀介质作用下生成刀刃切口状,即刀状腐蚀主要在焊接接头的过热区形成。
304不锈钢板DDQ材是指主要用作深拉(冲)用途的材料,即人们所说的的软料,这种不锈钢板的主要特点是延伸率较高(≧53%),硬度较低(≦170%),基体内部晶粒等级在7.0-8.0之间,深冲性能非常好。现在许多生产保温瓶、锅类的企业,其产品的加工比(制品直径)通常都要求较高,这类加工比分别达3.0、1.96、2.13、1.98。304不锈钢板DDQ材料主要就是用来生产这些有较高加工比要求的制品,当然加工比超过2.0的产品通常都需要经过几道次的拉伸才能完成。如果原料延伸方面达不到要求的话,在加工深拉制品时非常容易产生裂纹、拉穿的现象,严重影响制品合格率,增加厂家的生产成本。
不锈钢板一般材则大量用在除DDQ用途外,这种不锈钢板材的特点是延伸率相对较低(≧45%),但硬度相对较高(≦180),基体内部晶粒度等级在8.0-9.0间,和不锈钢板DDQ材相比,其深冲性能相对稍差,主要用来生产不需伸拉就的制品,比如一类餐具的勺、匙、叉、电器用具、钢管用途等。但其与DDQ材相比有一个优点,就是BQ性相对较好,这主要是由于该类不锈钢板的硬度稍高的缘故。
不锈钢薄板是一种价格非常昂贵的材料,用户对其表面质量要求也非常高。但不锈钢薄板在生产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各种缺陷,如划伤、麻点、折痕、污染等,从而影响到成品的表面质量,如划伤、折痕等缺陷不管是在***材还是在低级中都不允许出现,而麻点这种缺陷在勺、匙、叉、制作时也是绝不允许有的,因为抛光时很难清除。所以通常会根据不锈钢板表面缺陷出现的程度和频率,来确定其表面质量等级,确定产品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