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输入方式由原来的纸带输入到键盘输入、到鼠标输入、再到触摸输入,共经历了四个阶段。这个过程是一个从到普及的过程,触摸屏技术让更多的人使用上了计算机。触摸屏是一种交互输入设备,用户只需用手指或光笔触摸屏的某位置即可控制计算机的运行。因此,触摸屏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使用灵活的特点。
触摸屏作为一种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它是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它赋予了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主要应用于公共信息的查询、工业控制、军事指挥、电子游戏、多媒体教学等。
电阻式触摸屏
电阻屏外层一般使用的是软屏,通过按压使内触点上下相连。内层装有物理材料氧化金属,即N型氧化物半导体——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s,ITO),也叫氧化铟,透光率为80%,上下各一层,中间隔开。ITO是电阻触摸屏及电容触摸屏都用到的主要材料,它们的工作面就是ITO涂层,用指尖或任何物体按压外层,使表面膜内凹变形,让内两层ITO相碰导电从而定位到按压点的坐标来实现操控。根据屏的引出线数,又分有4线、5线及多线,门槛低,成本相对价廉,优点是不受灰尘、温度、湿度的影响。缺点也很明显,外层屏膜很容易刮花,不能使用尖锐的物体点触屏面。一般是不能多点触控,即只能支持单点,若同时按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触点,是不能被识别和找到坐标的。在电阻屏上要将一幅图片放大,就只能多次点击“ ”,使图片逐步进阶式放大,这就是电阻屏的基本技术原理。
利用压力感应进行控制。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两层导电层在触摸点位置就有了接触,电阻发生变化。在X和Y两个方向上产生信号,然后传送到触摸屏控制器。控制器侦测到这一接触并计算出(X,Y)的位置,再根据模拟鼠标的方式运作。电阻式触摸屏不怕尘埃、水及污垢影响,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但由于复合薄膜的外层采用塑胶材料,抗爆性较差,使用寿命受到一定影响。
电阻式触摸屏利用压力感应进行控制,它的表层是一层塑胶,底层是一层玻璃,能承受恶劣环境因素的干扰,但手感和透光性较差,适合佩带手套和不能用手直接触摸的场合。
电容式触摸屏
这种触摸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在玻璃表面贴上一层透明的特殊金属导电物质,当有导电物体触碰时,就会改变触点的电容,从而可以探测出触摸的位置。但用戴手套的手或手持不导电的物体触摸时没有反应,这是因为增加了更为绝缘的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