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两层平行除雾器及三层冲洗水组成。级除雾器为粗除雾,级除雾器为精除雾。
叶片之间通过定位杆将其固定(上部和下部均固定,同时也增大除雾器的承载能力。
冲洗水系统包括:喷嘴、管道、管卡等。除雾器清洗水管、喷嘴及管卡由增强聚丙烯(FRPP)制作。冲洗水布置形式为级除雾器上下游和二级除雾器的下游。冲洗系统 在除雾器运行的时候,根据一个设定的可变程序,以设定的水量自动运行。
在我国,80%以上的煤都是以直接燃烧的方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煤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FGD)是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措施。除雾器是湿法FGD的关键设备,用于经吸收塔洗涤后分离烟气携带的液滴。一般设两级除雾器,布置于吸收塔顶部***后一个喷淋层的上部或着吸收塔出口的净烟气烟道上。烟气通过两级除雾后,携带液滴含量一般要求75mg/Nm3(干
基)。由于被分离的液滴也含有石膏等固态物,存在除雾器叶片结垢的危险,需定期进行在线冲洗,除去所含浆液雾滴。因此,除雾器都配有冲洗水系统,同时冲洗水还用于补充吸收塔中的水分损失。除雾器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不仅除雾效果差,烟气携带液滴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而且会使系统能耗增加,影响经济性能严重的会影响FGD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除雾器的工作原理:
目前主流的湿法FGD一般均采用图示的折流板形式的除雾器,当携带有浆液液滴的湿烟气流经除雾器断面时,由于烟气流动方向在除雾器流道中不断发生偏折,湿烟气中携带的液滴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撞击在除雾器表面并被其粘附于板片壁面上形成薄液膜,在板片下端形成液滴落到收集槽从而达到除雾的目的。粘附在除雾器表面的污垢在冲洗水的作用下在除雾器底部集水槽集中后经除雾器疏水管回到吸收塔内
2、影响除雾器除雾效果的因素
由折流板式除雾器利用液滴的惯性分离的原理可知,除雾器除雾效果与烟气流速相关。在一定烟速范围内,除雾器对液滴分离能力随烟气流速增大而提高。但流速过高烟气的携带能力增强,容易产生了雾沫的二次夹带,同时流速过大提高了系统阻力和能耗。流速过低不利于气液惯性分离效果和降低除雾效率,即流经除雾器的烟气流速应具有一个合理的范围。也是说除雾器正常工作应满足以下要求:
⑴正常运行中流经除雾器断面烟气流速应位于利于惯性分离的流速区间,一般选定在3.5~ 5.5m/s之间。此项因素一般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设置除雾器通流截面。 在FGD系统投入运行后,引起流经除雾器烟气流速发生大幅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为旁路挡板全部或部分开启工况下,在锅炉尾部水平烟道与FGD升压风机作用下因烟气回流所增加的再循环烟气量而导致的流速升高。
⑵流经除雾器断面各通道的烟气流速应尽量分布均匀,此项因素应由设计、安装及运行中同时采取手段予以。在设计上,应通过在吸收塔出口(除雾器进口)合理设置导流板来满足除雾器工作需求(对于垂直式除雾器而言);在系统安装完成后,运行中除雾器截面流速均匀分布的主要任务为除雾器各流道的畅通,即不可发生结垢引起的局部流道堵塞导致其他流道内的烟气流速升高引起烟气携带量增加而影响整台除雾器的除雾效果。当除雾器叶片上结垢严重时系统压力降会明显提高,所以通过监测压力降的变化有助把握系统的状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