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都是谁在投地铁?
秦皇岛城市地标怎样投放
在几年前,地铁还是快消品牌的天下。那时候,还只能看见淘宝、京东、1 号店少数几家大型电商的身影。
但从 2013 年底开始,互联网已经成为地铁投放量的行业。到现在,你在地铁里看到的将近一半都来自五花八门的互联网公司。
某种程度上讲,这和市场的变化轨迹是吻合的。你看到的只是一个表象,背后是公司和行业的兴衰起伏。
就像在 2010 年左右团购网站一片红火的时候,铺天盖地全是团购网站的。但随着“百团大战”厮杀后市场的萧条,也很快就消失了。
如果把互联网行业再细分的话,电商是其中当之无愧的大户。
仅在上海地铁,***一年的投放预算就在 5000 万元左右,淘宝、天猫、去啊旅行,基本一年到头没怎么断。除了京东、苏宁这样同属“大户”的,也不乏洋码头、蜜芽宝贝等一系列体量相对较小的新兴电商。
从三年前只有大电商在投,到现在各路大大小小的电商遍地开花,大概可以看出这个行业的热门程度。
另一方面,快消这个此前以重视营销著称的行业,则明显减少了线下的投放,而是转向线上营销。好奇心日报在此***篇关于快消行业年轻化的文章中也详细阐述了这个趋势。
对大公司来说,年底就会大致定下未来一整年的投放计划,之后再进行微调。相比之下,创业公司的变动大一些,通常不会计划这么长远,而是根据需要决定。
“能做地铁的公司,通常起步有一段时间了,正在发展期。因为地铁还是挺贵的,如果只投一两块就会被淹没,想砸出声就得往大了铺。所以小公司一般都是刚融到资之后,想快速让受众认知,就来打。”北京地铁通成的相关人员表示。
以最近到处用绿色包站的拉勾为例,此前他们仅在互联网业内有一定知名度。两轮融资过后,拉勾从 2015 年开始大规模投放,今年二三月招聘季,他们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地铁投放达到***。
相比户外的公交候车亭,地铁环境相对干净,品牌形象也更高端。这和地铁的受众群体有关——根据《2014 年市场与媒体研究》,地铁乘客中 82% 年龄在 45 岁以下,超过 70% 拥有大专或以上,白领超过 80%。
所以也有一些公司希望借地铁媒体提升品牌高度。比如那些你没听说过的“xx 贷”,如果在地铁上看到它的,是不是多少会觉得可靠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