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黄腊石?
黄腊石古称“碔趺”,意为一种像玉的石头,当时仅为王公贵族、文人墨客赏玩的“小众石头”。清代谢堏所著《金玉琑碎》中说:“腊石者,真腊国所出之石也,质坚似玉,非砂石不能磨与琢也;昔人曰碔砆乱玉,碔砆即腊石也。”是说黄腊石最早发现于古代柬埔寨,当时柬埔寨叫真蜡国,该国向明朝皇帝上贡过一块黄腊石,所以,黄腊石就以真蜡国的国名为石名了。
如今,黄腊石已走进寻常百姓人家,对黄腊石名称的表述也更为直观、通俗,现在对黄腊石一词的一般的表述为,“因石表层及内部有蜡状质感、色多呈黄色而得名。”
黄腊石在岩石学上属于石英石,是一类质地坚硬,以黄色为主,表皮呈蜡质感的石英族矿物组成的矿物集合体。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表层蜡质感强,皮质光洁,多数呈蜡状、油脂光泽;密度高,实质坚硬,密度为2.53—2.66g/cm3,摩氏硬度为6.5—7;色彩丰富,以黄红两色为主色调,兼有褐色、绿色、黑色、白色、粉色、浅蓝等多种颜色。
自然园林置石的方法与案例
置石是以石材或仿石材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置石还可结合它的挡土、护坡和作为种植床或器设等实用功能,用以点缀风景园林空间。
置石一般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
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
置石一般体量较小而分散,园林中容易实现,它对单块山石的要求较高,通常以配景出现,或作局部的主景,是特殊性的独立景观。置石能够用简单的形式,体现较深的意境,达到“寸石生情”的艺术效果。
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它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
因而山石是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在园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置石组景不仅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能陶冶情操,给人们无穷的精神享受。
石玲珑剔透,有远古之意,石如抽象雕塑,有现代之感……千姿百态的置石,丰富了园林的内涵。因而,置石在现代园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置石用的山石材料较少,施工也较简单,置石分为特置、散置和群置。
特置
在江南称为立峰,这是山石的特写处理,常选用单块、体量大、姿态富于变化的山石,也有将好几块山石拼成一个峰的处理方式。
散置
又称为"散点",这类置石对石材的要求较"特置"为低,以石之组合衬托环境取胜。常用于园门两侧、廊间、粉墙前、山坡上、桥头、路边等,或点缀建筑、可装点角隅,散点要作出聚散、断续、主次、高低、曲折等变化之分。
群置
大散点则被称为"群置",于"散点"之异处是其所在的空间较大,置石材料的体量也较大,而且置石的堆数也较多。在土质较好的地基上作"散点",只需开浅槽夯实素土即可。土质差的则可以砖瓦之类夯实为底。大散点的结构类似于掇山。山石几案的布置宜在林间空地或有树荫的地方,以利于游人休息。同时其安装也忌像一般家具的对称布置,除了其实用功能处,更应突出的是它们的造景功能,以它们的质朴、敦实给人们以回归自然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