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苏粮淮安粮食仓储物流项目一期工程在淮安市清江浦区临港新城片区正式开工,为建设千亿级港产一体化食品产业园蓄势添能。
苏粮淮安粮食仓储物流项目由江苏省粮油贸易有限公司、上海阔海投资有限公司、淮安市清江浦苏淮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5.2亿元。项目总用地面积约63.55亩,主要建设30万吨高标准浅圆仓,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40亩,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新建18万吨浅圆仓及提升塔、工作塔、卸粮棚、栈桥、综合楼等相应配套设施。
项目建成后主要用于粮食贸易和储备,届时将充分依托临港新城周边便利的交通网络,有效保障区域粮食供需平衡,在省***实施粮油宏观调控、***全省粮油安全、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服务“三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承建方中建安装华北公司项目团队表示,将锚定目标节点,科学统筹进度、质量与安全,确保按时完成筒仓群主体结构封顶等节点,高品质打造绿色、智慧粮仓,实现高效率施工、高质量建设、高品质履约,力争早日竣工,投产达效。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2022年,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心怀“国之大者”,粮食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846亿元,稳居***位。7项工作获省市领导同志批示、5项工作走在全省***、4项工作被国家局推广。2022年,获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综合评价***位,连续5年获评***名,连续3年列全市综合绩效考核***等次,获评“2022年度山东省乡村振兴特别奉献奖”。
产业发展多元化
产业发展多元化,振兴路上干劲足。作为***“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市”,滨州始终围绕产业链牵引高质量发展。
坚持用政策延链。储备项目94个,总投资168亿元,其中30余个项目纳入优质粮食工程扶持范围,项目建设管理经验得到国家、省、市领导肯定,中裕食品打造出全国最长、最完整的小麦产业链,国家局发文推广。
坚持用招引补链,通过走出去、引进来,食品加工产业落地10亿元以上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37.66亿元,有效补齐产业链精深加工、配套产业方面短板弱项。
坚持科技赋能强链。通过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促进加工层次由浅到深、加工链条由短到长,把粮食从“田间”运到“车间”端到“餐间”。全市玉米原料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小麦产品500余种,大豆产品210余种。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连日来,在冰城广袤黑土地上,耕耘者们抢前抓早备春耕,用勤劳播撒丰收的希望。物资下摆、农机检修、清雪扣棚、线上培训……各项备春耕工作有序开展,乡镇村屯到处呈现火热繁忙的备春耕景象,为我市农业丰产丰收筑牢坚实基础。
农资储备早 春耕生产有保障
赶早春、抢农时,春耕大事不宜迟。记者在方正、延寿、宾县等县域农资市场看到,车流、人流日渐增多,农户们开始为新一年春耕生产做足准备。
在方正县鸿杰农资经营部,来购买种子、农药的农户络绎不绝,经营部经理杨鸿杰边售卖农资产品边向农户们提供技术指导,仓库里的各类化肥产品则整齐码放,氮肥、磷肥、钾肥等产品一应俱全。“今年种子计划储备26吨,化肥计划储备100吨。”杨鸿杰说,近两年,群众耕种积极性提升不少,农资产品购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延寿县延寿镇霖丰农资大市场内,运送农资的货车往来穿梭。据商家介绍,为了备战春耕市场,这几天厂家农资货物陆续到货,能够满足农民购种需求。在一家农资经销店的40余平方米营业室内,来购买种子、化肥的农户有四五拨儿。来自延寿县青川乡的农户尹玉辉正向商家订购今年的稻种。“好种产好粮,把种子化肥都买好,今年才能有个好收成。”尹玉辉说。
为切实做好农资供应工作,保障农资市场“价稳、量足、质优”,各县域农业农村局积极发挥农资经营网络管理优势,协调储备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具等各类春耕所需物资,扎实开展农资检查,以***农资储备充足,产品质量过关,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