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过滤筒表层过滤和深层过滤的原理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呢?这些你都了解么?
1、深层过滤
在不锈钢过滤筒尘器开始运转时,新的滤筒上没有粉尘,运行数分钟后在滤筒表面形成很薄的尘膜。由于滤筒是用纤维织造成的,所以在粉尘层未形成之前,粉尘会在扩散等效应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粉尘在纤维间的架桥现象。架桥现象完成后的厚0.3~0.5mm的粉尘层常称为初尘层或一次粉尘层。在一次粉尘层上面再次堆积的粉尘称为二次粉尘层。
深层过滤是指初始时,粉尘会在滤筒滤料表面形成一层粉尘层,即过滤层,这层过滤层会起到过滤含尘气流中粉尘的作用。在整个粉尘过滤的过程中,滤料本身也起着过滤作用,但是主要靠滤料表面形成的粉尘层的过滤作用。
在不锈钢过滤筒尘器开始运转时,新的滤筒上没有粉尘,其除尘效率并不高,对1um的尘粒只有40%左右的捕集率。含尘气流通过滤料时,随着它们深入滤料内部,纤维间空间逐渐减小,最终形成附着在滤料表面的粉尘层(称为初层)。
把黏附在缝隙间的尘粒带走,使除尘效率下降。
滤筒除尘器的过滤作用主要是依靠这个初层形成以后逐渐堆积起来的粉尘层进行的。这时的滤料只是起着形成初层和支持它的骨架作用。因此即使网孔较大的滤料,只要设计合理,对1um左右的尘粒也能得到较高的除尘效果。随着粉尘在滤筒上的集聚,滤筒两侧的压差增大,粉尘层内部的空隙变小,空气通过滤料孔眼时的流速增高。
2、表层过滤
表面过滤的薄膜大多采用聚聚四氟乙烯(PTEE)膜,薄膜的厚度在10um左右。
不锈钢过滤筒表层过滤是指在滤料的外部加一层微孔薄膜,这种薄膜的孔径比粉尘粒径小,当含尘气流经过时,粉尘就无法通过滤筒,只能阻挡在微孔薄膜表面。基于粉尘层形成有利于过滤的理论,人为地在普通滤料表面覆上一层有微孔的薄膜以提高除尘效果。故过滤表面的薄膜又称人造粉尘层。
薄膜表面过滤的机理同粉尘层过滤一样,主要靠微孔筛分作用。由于薄膜的孔径很小,能把***部分尘粒阻留在膜的表面,完成气固分离的过程。
这个过程与一般滤料的分离过程不同,粉尘不深入支撑滤料的纤维内部。其好处是: 在滤料工作一开始就能在膜表面形成透气性很好的粉尘薄层,既能***较高的除尘效果,又能***较低的运行阻力,清灰也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