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
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它是一种在消防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灭火剂,且主要用于灭火器中。
一是靠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过程中燃料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团发生化学抑制和负催化作用,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断而灭火。
二是靠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表面外,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玻璃状覆盖层,从而隔绝氧,进而窒息灭火。另外,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作用。
水基型灭火器,主要成为多为清水和泡沫,能及时控制较大火势隐患,适宜扑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水基型灭火器的种类主要包括清水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1)清水灭火器
通过冷却作用灭火,主要用于扑救固体火灾即A类火灾,如木材、纸张、棉麻织物等的初期火灾。(2)泡沫灭火器
主要用于扑救B类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苯、甲苯、二甲苯植物油、动物油脂等的初期火灾。也可用于固体A类火灾,如木材、竹器、纸张棉麻织物等的初期火灾。抗溶泡沫灭火器还可以扑救水溶性易燃、可燃液体火灾。泡沫灭火器不适用于扑救带电设备火灾和C类气体火灾、D类金属火灾。
火警发生时,七氟丙烷从罐的出气口排出,迅速把火警发生场所的氧气排走并冷却火警发生处,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七氟丙烷虽然在室温下比较稳定,但在高温下仍然会分解,并产生氟化氢,产生刺鼻的味道,其他燃烧产物还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释放后不含粒子或油状残余物,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ODP值为零),在大气层停留时间为31~42年,符合环保要求。
七氟丙烷是一种以化学灭火为主,兼有物理灭火作用的洁净气体灭火剂,它无色无味,低毒不导电,不污染被保护对象,不会对财物和精密设施造成损坏,能以较低的灭火浓度,可靠的扑灭B、C类火灾及电器火灾。储存空间小临界温度高,临界压力低,在常温下可液化储存。
(1)水带与接口连接时,应垫上一层柔软的保护物;水带使用时,严禁骤然***;不要在地上随意拖拉水带。(2)防止火焰和辐射热直接作用,特别注意不要使水带与高温物体接触。(3)注意水带不要沾染油类、酸、碱和其他化学药品,一旦沾染,有腐蚀液体场合,使用后必需用水浸泡。(4)应根据水带等级选择供水压力,防止水带被水压击穿;将质量较好的水带,用在距水泵出水口较近的地方。(5)向高处垂直铺设水带时,要用水带挂钩等固定器材。通过道路铺设水带时,应垫上水带护桥,通过铁路时,应从轨道下面通过。
(6)水带有孔时,要立即用包布包裹,冬季使用时,要防止冻结。(7)水带使用后应进行挂晒阴干,不可臵于太阳下曝晒或火烤,干后立即收卷入库。
消防水带是用来运送高压水或泡沫等阻燃液体的软管。传统的消防水带以橡胶为内衬,外表面包裹着亚麻编织物。
***的消防水带则用聚氨酯等聚合材料制成。消防水带的两头都有金属接头,可以接上另一根水带以延长距离或是接上喷嘴以增大液体喷射压力。
消防水带的使用方法
1、 打开防火栓门,取出水龙带、水枪。
2、 检查水带及接头是否良好,如有破损严禁使用。
3、 向火场方向铺设水带,避免扭折。
4、 将水带靠近消火栓端与消火栓连接,连接时将连接扣准确插入滑槽,按顺时针方向拧紧。
5、 将水带另一端与水枪连接(连接程序与消火栓连接相同)。
6、 连接完毕后,至少有2人握紧水枪,对准火场(勿对人,防止高压水伤人)。
7、 缓慢打开消火栓阀门至***,对准火场根部进行灭火。
8、 消防水带连接,消防消防水带在套上消防水带接口时,须垫上一层柔软的保护物,然后用镀锌铁丝或喉箍扎紧。
9、 消防水带的使用。使用消防消防水带时,应将耐高压的消防水带接在离水泵较近的地方,充水后的消防水带应防止扭转或骤然折弯,同时应防止消防水带接口碰撞损坏。
10、 消防水带铺设。铺设消防水带时,要避开夹锐物体和各种油类,向高处垂直铺设消防水带时,要利用消防水带挂钩,通过交通要道铺设消防水带时,应垫上消防水带护桥;
配置应急疏散器材箱:在主要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处应配置应急疏散器材箱,平均每1000平方米至少配1个,每个单位或场所配置不少于2个。
每个箱内应配备不少于1根疏散荧光棒、1个移动疏散指示标志、4个口哨、1个手持扩音器、2件反光背心、2只手电筒、2具防烟面具、20条毛巾、10瓶瓶装矿泉水等器材。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按照***、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配置应急疏散器材箱:在主要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处应配置应急疏散器材箱,平均每1000平方米至少配1个,每个单位或场所配置不少于2个。
每个箱内应配备不少于1根疏散荧光棒、1个移动疏散指示标志、4个口哨、1个手持扩音器、2件反光背心、2只手电筒、2具防烟面具、20条毛巾、10瓶瓶装矿泉水等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