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弘堂中药材贯节 野生贯渠 正宗中药材扁符
来源: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紫萁科植物紫萁,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苏铁蕨、狗脊蕨等的根茎。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
贯众别名: 萹苻、泺(《尔雅》),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符(《本经》),贯中、贯钟、贯来、渠母、伯芹、药渠、黄钟(《吴普本草》),伯萍、乐藻(《别录》),草鸱头(陶弘景),伯药、药藻,凤尾草(《本草图经》),蕨薇菜根(《滇南本草》),黑狗脊、贯仲、管仲(《纲目》)。
贯众:用清水稍浸,取出,早晚各洒水一次,润软,切片,晒干。贯众炭:取净贯众片炒至焦黑色为度,喷洒清水,放凉。
原形态:狗脊蕨,又名:大叶贯众。
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根状茎租短,倾斜,密生棕色披针形大鳞片。叶簇生;叶柄长30~50厘米,黄棕色,被多数鳞片;叶片厚纸质,长圆形,长30~80厘米,宽20~40厘米,2回羽裂,仅羽轴下部有小鳞片;下部羽片长15厘米左右,宽2~3厘米,羽裂1/2或略深;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长圆形,先端尖,具微锯齿;叶脉网状,有网眼1~2行,网眼外的小脉分离,无内藏小脉。孢子囊群长形,生于主脉两侧相对的网脉上;囊群盖长肾形,褐色,革质,以外侧边着生网脉上,开向主脉。
生于山坡疏林下阴湿处。分布西南、华南、华东及长江流域各地。
狗脊蕨贯众:又名大叶贯众。为植物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L.f.)Sm.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南、四川等地。单芽狗脊蕨贯众:为植物单芽狗脊蕨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华东、华南地区。以上均以个大、整匀、须根少、无杂质者为佳。此外,还有以下品种在不同地区亦作贯众入药。辽东鳞毛蕨贯众:为植物辽东鳞毛蕨Dryopters peninsulae Kitag的根茎。在河南、山东、湖南的个别地区作贯众使用。多鳞耳蕨贯众:为植物多鳞耳蕨Polystichum squarrosum Fee的根茎。在西藏作贯众使用。
苏铁蕨
常绿粗大多年生草本,高约1.2米。根状茎木质,粗短,直立;有圆柱状主轴,连同根茎密生红棕色长钻形鳞片。叶多数,簇生主轴顶部;叶柄长6~20厘米,黄棕色;叶片革质,光滑,长圆披针形,长60~100厘米,宽10~30厘米,1回羽状,羽片条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斜心形,边缘有细密钝锯齿,常向下反卷;叶脉下凹,主脉两侧各有一行斜上的三角形网眼,网眼外的小脉分离。孢子囊初沿网脉生长,以后向外布满叶脉全部,无囊群盖。
生于山地干旱荒坡上。分布广东、广西、台湾和云南、贵州等地。
荚果蕨,又名:小叶贯众。
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根状茎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生披针形鳞片。叶簇生,2型,有柄;不育叶片圆倒披针形,长45~90厘米,宽14~25厘米,2回深羽裂,中部羽片宽1~2厘米;裂片边缘浅波状或***具圆齿;侧脉单一;下部羽片向下逐渐缩短成耳状。能育叶较短小,挺立,具粗硬的长柄,一回羽状,纸质,羽片向下反卷成有节的荚果状,包被囊群。孢子囊群圆形,生于侧脉分支的中部,成熟时汇合成条形;囊群盖白色膜质,熟后破裂消失。
生于高山林下。分布东北、华北以及四川、西藏、陕西等地。
紫萁,又名:高脚贯众、老虎牙、水骨菜。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根状茎粗壮,横生或斜升。叶2型,幼时密被绒毛;不育叶片三角状阔卵形,长30~50厘米,宽25~40厘米,顶部以下2回羽状,小羽片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先端钝或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匀密的微钝锯齿。能育叶强度收缩,小羽片条形,长1.5~2厘米,沿主脉两侧密生孢子囊,成熟后枯萎。
生于林下或溪边的酸性土壤上。分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
性味:苦,凉。
《本经》:"味苦,微寒。"
《吴普本草》:"神农、歧伯:苦,有毒。一《经》甘,有毒。黄帝:咸酸,一《经》苦。"
《滇南本草》:"性寒,味咸涩。"
《陕西中草药》:"味涩、苦,性寒,有小毒。"
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苦甘,温。"
亿弘堂正宗中药材贯众炭 中药材老虎牙 水骨菜一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