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电齿轮箱换油装置,包括:注油装置、油箱、注油管、回油管、排油装置、废油箱、排油管、卷管机以及防坠落装置;该注油装置与该注油管连接;该注油装置包括:加热器、精滤器、注油齿轮泵、注油电机、压力表及安全阀;该注油管与该卷管机连接;该注油管的两端分别与该油箱及齿轮箱连接;该回油管通过连接所述注油管,与该卷管机及油箱连接;该排油装置与该排油管连接;该排油装置包括排油齿轮泵及排油电机;该排油管与该卷管机连接;该排油管的两端分别与该废油箱及齿轮箱连接;该防坠落装置设于该注油管及排油管上;该防坠落装置包括吊装环及锁紧装置。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换油效率及安全性,避免了油品的二次污染。
摘要附图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风电齿轮箱换油装置。
风电发电机组齿轮箱内的废润滑油需要定期更换,现有技术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案对风电齿轮箱中的润滑油进行更换:
1、人工将齿轮箱内的废润滑油排放到桶内,通过风塔升降机运送到塔基;将需要更换的润滑油通过风塔升降机运送到塔顶齿轮箱处进行加注。
2、通过电机驱动连接有两个精滤油器、手动换向阀、溢流阀、阻尼压力及阀门的齿轮泵,在排出废润滑油前,将齿轮泵设置为反转运行方式,并打开油路连接阀门,使齿轮箱内部的废润滑油通过齿轮泵泵吸的方式排入到塔基底部的废油箱内;排尽齿轮箱费润滑油后,关闭管路的连接阀门,并且将齿轮泵设置为正转模式,打开管路连接阀门,注入新润滑油。
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劳动强度大,耗费时间长;
2、油管与齿轮箱没有锁定装置,存在安全隐患;
3、排废润滑油和注新润滑油共用同一管路,造成油品的二次污染;
4、齿轮泵在排废油时,由于油管较长(60-120米),造成齿轮泵排空时间长,而齿轮泵在长时间无润滑的情况下会降低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风电齿轮箱换油装置,提高换油效率及安全性,避免油品的二次污染,并延长齿轮泵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电齿轮箱换油装置,包括:注油装置、油箱、注油管、回油管、排油装置、废油箱、排油管、卷管机以及防坠落装置;该注油装置与该注油管连接;该注油装置包括:加热器、精滤器、注油齿轮泵、注油电机、压力表及安全阀;该注油管与该卷管机连接;该注油管的两端分别与该油箱及齿轮箱连接;该回油管通过连接所述注油管,与该卷管机及油箱连接;该排油装置与该排油管连接;该排油装置包括排油齿轮泵及排油电机;该排油管与该卷管机连接;该排油管的两端分别与该废油箱及齿轮箱连接;该防坠落装置设于该注油管及排油管上;该防坠落装置包括吊装环及锁紧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注油装置设置于该油箱附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注油管为高压油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注油管及排油管设有快速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注油管及排油管的两端设有堵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回油管设有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排油装置设置于齿轮箱附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注油电机及排油电机分别与该注油齿轮泵及排油齿轮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注油电机及排油电机为便携式两相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提供一种风电齿轮箱换油装置,包括:注油装置,油箱,注油管,回油管,排油装置,废油箱,排油管,卷管机,以及防坠落装置。其提高了换油效率及安全性,避免了油品的二次污染,并延长了齿轮泵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电齿轮箱换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电齿轮箱换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风电齿轮箱换油装置,包括:注油装置10、油箱20、注油管30、回油管40、排油装置50、废油箱60、排油管70、卷管机80以及防坠落装置90;该注油装置10与该注油管30连接;该注油装置10包括:加热器11、精滤器12、注油齿轮泵13、注油电机14、压力表15及安全阀16;该注油管30与该卷管机80连接;该注油管30的两端分别与该油箱20及齿轮箱100连接;该回油管40通过连接该注油管30,与该卷管机80及油箱20连接;该排油装置50与该排油管70连接;该排油装置50包括排油齿轮泵51及排油电机52;该排油管70与该卷管机80连接;该排油管70的两端分别与该废油箱60及齿轮箱100连接;该防坠落装置90设于该注油管30及排油管70上;该防坠落装置90包括吊装环91及锁紧装置92。
该注油装置10设置于该油箱20附近;
该注油管30为高压油管;
该注油管30及排油管70设有快速接头31;
该注油管30及排油管70的两端设有堵头32;
该回油管40设有开关41;
该排油装置50设置于齿轮箱100附近;
该注油电机14及排油电机52分别与该注油齿轮泵13及排油齿轮泵51连接;
该注油电机14及排油电机52为便携式两相电机。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风电齿轮箱换油装置,首先将该卷管机80、该油箱20及废油箱60水平置于风塔底部;其次打开该卷管机80,利用该快速接头31将该注油管30与该注油齿轮泵13及该卷管机80连接,该排油管70连接该卷管机80,取下该注油管30及排油管70的堵头32,分别与该油箱20及废油箱60连接;然后利用快速接头31将该排油管70与该排油齿轮泵51连接;随后将该防坠落装置90与风塔内的吊装设备连接,并提升至风塔顶部齿轮箱100处,锁定该锁紧装置92;***取下该注油管30及排油管70的堵头32,分别与齿轮箱100的注油口及放油口连接。该风电齿轮箱换油装置的换油过程如下:首先排出齿轮箱100内的废润滑油,具体步骤为:打开齿轮箱100放油阀门;启动该排油电机52;通过该排油齿轮泵51将齿轮箱100内废润滑油排入到该废油箱60内。然后清洗齿轮油箱100,具体步骤为:关闭齿轮箱100;关闭该排油电机52;启动该注油电机14;通过该注油齿轮泵13将新润滑油(约25升)注入齿轮箱100;关闭该注油电机14;对齿轮箱100进行清洗;打开齿轮箱100放油阀门;启动该排油电机52;通过该排油齿轮泵51将废润滑油排入到该废油箱60内。***将新润滑油注入齿轮箱100,具体步骤为:关闭齿轮箱100放油阀门;关闭该排油电机52;启动该注油电机14;通过该注油齿轮泵13将新润滑油注入到齿轮箱100内;关闭该注油电机14,打开该开关41,通过该回油管40将该注油管30内的润滑油回收到该油箱20内。润滑油更换完毕后,解除该锁定装置92与风塔吊装设备的锁定,安装该堵头32,通过吊装设备将该注油管30、排油管70及排油装置50送至塔底,同时该卷管机80盘卷油管。通过这种结构的风电齿轮箱换油装置,其采用排油和注油两套管路,将该排油齿轮泵51吊装至齿轮箱100附近,并设置该防坠落装置90,不仅提高了换油效率及安全性,而且避免了油品的二次污染,还延长了齿轮泵的使用寿命。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