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编号:鲁饲添(2021)T14338
双乙酸钠是一种性质稳定的饲料防霉防腐剂、酸味剂和改良剂。双乙酸钠,分子式C4H7NaO4,分子量为142(无水)。外观为白色粉末,带醋酸气味,易吸湿,极易溶于水。
自然状态下,双乙酸钠会缓慢放出乙酸。乙酸可有效地渗透到霉菌组织的细胞壁,干扰细胞间酶的相互作用,可使细胞内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抗菌防霉作用。使用双乙酸钠既保持了乙酸的杀菌性能,又不致因酸性太大而导致饲料适口性变差。故SDA能防止贮藏的食品和饮料发霉腐败,从而具有防霉保鲜的效果
双乙酸钠的作用原理
自然状态下,双乙酸钠会缓慢地释放出小分子有机酸——乙酸。乙酸分子与类脂化合物的相溶性较好,当乙酸透过细胞壁(不解离的乙酸比离子化的乙酸能更有效地渗透霉菌组织的细胞壁),以干扰细胞间酶的相互作用,使细胞内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抗菌作用。
使用双乙酸钠既保持了乙酸的杀菌性能,又不致因酸性太大而导致饲料适口性变差。故SDA能防止贮藏的食品和饮料发霉、腐败,从而具有防腐、保鲜效果。
乙酸是参与动物能量代谢的重要物质。乙酸在消化道被吸收,由血液输送到代谢组织的细胞浆中,在乙酰辅酶A合成酶催化下转化成能量代谢的重要“枢纽”物质——乙酰辅酶A。它是糖、脂肪酸、氨基酸分解代谢进入呼吸链的活性物质形式,上述物质之间还可以通过它相互转化。
乙酸是反刍动物合成脂肪的主要前体物质。由于反刍动物ATP-柠檬酸裂解酶活性很低,只能由葡萄糖提供有限数量的乙酰辅酶A用于合成脂肪酸,然而反刍动物脂肪组织中乙酰辅酶A合成酶活性非常高,可迅速把乙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而转变为脂肪酸及脂肪。
饲料防霉剂的防霉效果并非一成不变,即使使用同一品种,同一剂量的防霉剂,在不同类型的饲料中也有明显差异。如一下常见问题!
1. 饲料PH值不同防霉剂抑菌作用的最适PH值范围不同,一般都不要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2. 饲料含水量水分是决定饲料中霉菌能否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季节和饲料中的水分含量来决定防霉剂的添加量,在高温季节以及饲料中水分较高的情况应提高防霉剂的用量,才能***饲料有较好的防霉效果。
3. 饲料成分饲料中加入碳酸钙和蛋白质可使有机酸的抑菌性能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含高水平碳酸钙、高蛋白质的日粮需要添加更多的防霉剂。
4. 饲料剂型颗粒饲料制粒过程会杀灭部分微生物,在相同条件下通常比粉料反生霉变晚。但是一旦高温制粒后,干燥冷却不完全,加上包装袋散热透气性能不佳就会加速霉菌繁殖,因此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颗粒料中更应该加入防霉剂。
5. 环境条件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防霉剂的加量有不同要求,气温高、湿度大添加量应该适当增加。
双乙酸钠提高乳脂率的机理:
乙酸是参与动物能量代谢的重要物质。乙酸在消化道被吸收,由血液输送到代谢组织的细胞浆中,在乙酰辅酶A合成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能量代谢的“枢纽”物质“活性乙酸”,即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 是糖、脂肪酸、氨基酸分解进入呼吸链的活性形式。上述物质之间还可以通过它相互转化,因此SDA有促进动物机体物质代谢的作用。
乙酸是反刍动物合成脂肪的重要前体物质。它有利于牛奶脂肪中短链脂肪酸的形成,提高牛奶的乳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