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划桨池的补充水直接从城市自来水供应时,供水管道应配备防回流装置;
将管道供水与池水循环水净化系统分开,供水管道应配备控制阀;
润滑水供应管的直径应由产品供应商确定。
液压水池循环供水系统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普通池和气泡池采用气水双管循环水系统;
家用游泳池采用单流循环水系统。
滑块的润滑循环泵必须配备备用水泵。
循环水泵装置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应设计为自灌式,每台泵应为独立的吸入管;
2靠近平衡池、平衡池或游泳池的回水处;
3 .水泵吸入管内水流速度应在1.0~1.2m/s之间;水泵出水管内的流速应在1.5~2.0m/s;
4每台水泵的吸水管应配置柔性橡胶短管、阀门、疏水阀、压力真空计;出水管应配置柔性橡胶短管、止回阀、阀门和压力表;
水泵机组和管路应采取减振降噪措施。
循环泵管道中的水流速度应根据以下规定选择:
循环供水管道中的水流速度不应超过2.5m/s;
2.循环回水管道中的水流量应为0.7~1.0m/s。
循环水管的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1.循环水监督员应沿游泳池周围的管廊或管沟敷设;
当循环水主管沿游泳池周边埋设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管道被压碎。对于金属管道,应采取防腐措施。
3、管廊或管沟应留有人孔、吊装孔、排水装置、通风装置和检修照明措施;
当水池底部的配水管铺设在水池底部下方时,水池底部与建筑物地板之间应留有空间,以确保管道的安装和维护;如果分配管埋在池底垫层或管槽中,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管道不损坏和不移位。
池壁水平布置时:
1) 如为两端壁布水时,给水口应设在每条泳道线在端壁固***垂直下方的端壁上;
2) 如为两侧壁布水时,给水口的间距不宜超过3.0m,但在池子拐角处距端壁的距离不得大于1.5m;
3) 池内水深超过2.5m时,应至少设置两层给水口,但上层及下层给水口错开布置,且zui低一层给水口应高出池底内表面0.5m;
4) 给水口应采用池壁型给水口,且设在水面以下0.5m~1.0m处,同一池内给水口在池壁的位置应处于同一水平线。
回水口与回水管的连接应满足以下要求:
1. 逆流池水循环系统应符合本规范第4.7.4条的规定;
2下游池水循环系统和混合池水循环系统池底回水口数量超过一个时,应与循环水泵的吸入管并联连接。
出水口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出水口应设置在游泳池嘴的低标高处,出水口格栅的表面应与所处游泳池底面齐平;
2. 采用重力排水时,排水管不得与排水管相连,应设置隔气装置;
3水池底部的回水口也可作为排水口;
4出水口要做一个坑。
逆流池水循环系统和混合池水循环系统应沿池壁两侧或池壁四周设置溢流回水槽,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溢流回水槽断面尺寸计算确定应不小于游泳池设计循环流量,但宽度不得小于300mm;
2、当跳水池装有即时安全气垫时,溢流回水箱的深度不得小于300mm;
3溢流回水池应设置消声回水口,数量由计算确定,沟底应向回水口倾斜,坡度为1%。
下游池水循环系统,应沿池壁两侧或池壁四周设置溢流槽,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溢流池截面尺寸应计算确定为不小于游泳池设计循环流量的15%;
2. 溢流通道的小宽度不宜小于200mm;
3溢流槽应有排水口,连接管管径不小于50mm,间距不大于3.0m。沟底应向排水口倾斜,坡度为1%。
溢流回槽和溢流槽的结构应满足以下要求:
1游泳池溢流堰溢流入水池时应保持水平,误差不超过±2mm;
2、与游泳池壁相邻的一侧的水箱壁与水箱从垂直线处应有10~12度的夹角;
3 .罐体内表面应衬有表面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