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的几类应用方式:
一、置石
(1)特置
一般来说置石的特点是以简胜繁,以少胜多。置石可以是独块立景,也可由数块组合搭配而成。置石的形式有下列几种。特置山石也可以称为孤置山石、孤赏山石,或者峰石。一般来说,特置的石材体量较大,而且会有较为突出的特点,比如说有许多或大或小的窝洞,或者有许多折绉,或者奇形怪状,形象某物。
通常情况下,特置山石都是由单块山石布置而成的独立的石景。一般是放置在园林入门处,当作入门的对景、障景,也常放置在亭侧廊间、漏窗前后、水池、天井中间等。特置石也通常会与花台、壁山、岛屿、驳岸等结合布置。现代新型园林的特置,一般都是与花台、水池或草坪、花架相结合的。
(2)对置
沿建筑中轴线两侧,或者道路旁作对称位置的山石布置,被称为对置。
(3)散置
我们通常所说的“攒三聚五”、“散漫理之”其实就是散置。与其他布置方式不同,这种方式对石材的要求不是很高,特别是相对比特置而言要低得多,但是在组合上,却有较高的要求。一般而言,散置常常在园门两侧、粉墙前、廊间、小岛上、山坡上或与其他景物结合实现造景。散置的基本要点在于:主次分明,高低曲折,有聚有散,有断有续,疏密有致,层次分明。就如明代画家龚贤所说“石必一丛数块,大石间小石,然后联络。面宜一向,即不一向亦宜大小顾盼。石小宜平,或在水中,或从土出,要有着落”。
二、山石与地形的结合
这种方法主要的原理,就是在山顶、山腰或山脚上布置山石,模仿自然山岩裸露之状。从本质上看,这种方法也是对散置理论的的一种应用方式,也就是土山点石。如果能够根据地形特点,结合假山工程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的设计要求下进行布置,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山势,从而营造出更好的自然情趣。
土山点石应该采用风化程度较深的岩石,比如说龟纹石等。土山山顶大都是浑厚、圆润的,所以应该选用圆钝、顽劣之石布置山顶。如果置石于山腰,可以进一步丰富山腰坡度和轮廓线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山势嶙峋”,的气势,同时也能够起到护坡挡土的作用,如果在局部造成平台,还可以利于植树。如果是在山脚点石,那应该选择横卧的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突出石块的沉稳坐实、自然大方,俨然坡矶。
三、山石与水域相结合
山水是自然景观的基础,“山因水而润,水因山而活”。由于山石轮廓线条比较丰富,有曲折变化、凸凹变化,石体不规则。有透、漏、皱、窝等特征,因此这些石体用在溪流、水池、湖泊等***水位线以上部分堆叠、点缀,可使水域总体上有很自然、丰富的景观效果,非常富有情趣和诗情画意。
四、山石与园林建筑的结合
用山石来陪衬建筑是园林假山工程中较为常用的做法。通过在合适的部位放置少量的山石来装的建筑,就能够营造出把整个园林工程筑建在自然的山岩上一样的效果。
(一)山石踏跺和蹲配
在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中,常常会把建筑建于台基之上。因此,也就是需要在出入口的部位有台阶,以便能够充当室内外上下的衔接。在建筑工程中,这种台阶一般是做成整形的石级,但是在园林建筑中,通常是选择自然山石来做成踏跺的方式。这样,在满足了其台阶功能的基础上,也可以很好的处理从人工建筑到自然环境之间的过渡。
(二)抱角和镶隅
一般的建筑墙面都是呈直角转折的。如果不对这些拐角的外角和内角进行处理,那将会使建筑显得格外的单调。所以,在园林工程中,常常会用假山来美化这些墙角。如果是外墙角,那就应该造成山石成环抱之势,把基角墙面紧抱在内,这也被称为抱角;如果是墙内角,那就以山石填镶其中,也被称为镶隅。
(三)粉壁置石
粉壁置石其实就是把墙当成背景,通常是在面对建筑的墙面、建筑山墙或相当于建筑墙面前基础种植的部位作石景或山景布置,这是我国传统的园林表现手法。《园冶》有谓:“峭壁山者,靠壁理也。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园窗,宛然镜游也。”在江南园林的庭院中,这种布置随处可见。
联系人:李工
联系电话:1893862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