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Brookfield流变仪对全尾膏体触变特性实验研究介绍
摘要:针对尾矿膏体流动过程中的触变行为,将其划分为剪切破坏及静置恢复两个过程,提出以触 变量 Δτ、触变时间te,结构破坏系数λ,以及结构恢复系数ξ等指标对其进行定量描述.通过不同条 件下的恒定剪切速率流变试验,研究了剪切速率、膏体质量分数、絮凝剂添加量、静置时间等因 素 对膏体触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尾矿质量分数、剪切速率,以及絮凝剂添加量对膏体触变均 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静置条件下,膏体质量分数越高,其絮网结构恢复速率越快.对试验现 象 进行了解释,并探讨了其工业应用的意义.
关键词:尾矿膏体;流变特性;触变性;絮网结构;剪切速率
近年来,随着矿山对安全生产及环境 保 护 力 度的加大,高质量分数膏体排放逐渐成为尾矿处 置技术的发展趋势.与传统的低质量分数排放相 比,膏体技术可实现全粒级尾矿利用,含水率低,
具有延长尾矿坝使用年限,提高尾矿坝安全等级 等优点[1]
.但同时,由于膏体中固 含 较 高,且 包 含 大量超细颗粒(<20μm),流动特性极为复杂,其 流变性质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
触变现象是高质量分数细颗粒浆体中广泛存 在的一种 流 变 特 性,大 量 针 对 水 煤 浆[2]、陶 瓷 泥 浆[3]的研究中均发现了明显的触变效应,其 对 于 浆体制备及管道输送等工艺具有较为重要的影 响.尾矿膏体作为一种典型的复杂悬浮体系,有必要开展其触变性质方面的研究,但目前此方面的 资料还较为少见.韩文亮等[4]通过试验研 究 指 出 高质量分数全尾砂浆存在一定的触变现象.王庆 伟等[5]研究了铝土矿赤泥浆体的触变性 质,并 探 讨了其对于干式排放过程的影响.何哲 祥[6]等 指 出细粒尾矿浆是一种具有触变性质的标准分散体 系,其对于浆体活化搅拌具有重要影响.但上述研 究均停留在现象发现的层面,对于膏体触变的影 响因素及规律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探讨 了触变性质的定量表征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 某铅锌矿全尾膏体的流变测试,研究了其触变性 质的影响因素及规律.
1 膏体触变特性及其数学描述
1.1 膏体絮网结构及触变性质
全尾膏体中包含有大量的细粒尾矿,单 位 体 积内固体颗粒的表面积较大,由此导致颗粒间的 相互作用较强.细颗粒在水中吸附异性离子,形成 双电层的带电颗粒,在表面电场的作用下互相吸 引,进而逐渐搭接形成絮团,这种由单个颗粒结合 成集合体的过程称为絮凝作用[7]
.当絮团 个 数 达 到一定数量之后,絮团之间开始发生连接,形成一 种松散的网状结构,称之为絮网结构.絮网结构的 存在,使颗粒本身的特性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絮网 整体特性的呈现[8-9]
.由此导致膏体在流动过程中 出现触变行为,即在持续剪切作用下,絮网结构被 拉断、破坏,初 始 剪 应 力τs 不 断 减 小.同 时,由 于
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结构又不断搭接,修复.当破 坏速率与修复速率相等时,结构达到动态平 衡,此时有平衡剪应力τe.此后,如果停止剪切,则 膏体的结构将逐渐恢复,其剪应力相应增大.静置 时间越长,其能 恢 复 到 的 初 始 剪 应 力τs 越 大,但 其恢复速率远远低于破坏速率,并很难恢复到其 初始水平,见图1.
1.2 触变特性的数学描述
触变行为是指膏体内部絮网结构随时间的破 坏和恢复过程.对于剪切破坏过程,可通过应力平 衡时间te及触变量 Δτ来 进 行 表 征.其 中te
表示膏体达到平衡剪应力τe 时对应的时间,
τe 可由式(1)进行确定,即表示 在60s时 间 内,剪应力的波动值不超过0.2.
Δτ可由式(2)确定,即初始剪切应力τs 与平衡 剪应力τe 的差值,其反应了浆体内部结构的破坏程 度[9]
.Δτ及te 值越大,说明膏体触变效应越明显.
Δτ=τs -τe (2)
可定义λ为膏体絮网结构破坏系数,其表示 剪切过程中达到任意剪切应力时所获得的触变量与大触变量之比,如式(3).λ介于0和1之间,
λ=0表示絮网结构尚未发生破坏;λ=1表示膏体 絮网结构达到了破坏与恢复的平衡状态;0<λ<1
时则表示剪切过程中任意时刻膏体所发生的结构 破坏程度.
λ= τs -τ /τs -τe
(3)
对于膏体触变的静置恢复过程,可由参数τst
进行表征,其表 示 膏 体 在 停 止 剪 切 并 经t时 间 的 静置后再对其施加原来剪切速率时的初始剪切应 力.定义ξ为结构恢复系数,其表示开始静置后絮 网结构恢复的程度,见式(4).同时由于τe≤τst≤
τs,故0≤ξ≤1.ξ为0表示恢复过程尚未开 始,ξ
等于1则表示恢复过程进行完毕.
ξ=τst -τe/
τs -τe
2 试验材料及方案
2.1 试验材料及设备
试验材料为国内某铅锌矿全粒级尾 矿,其 粒 级组成见 图2,颗 粒 平 均 粒 径 为75.59μm,中 值 粒径为34.95μm,其中20μm 的颗粒累计含量占
37.20%.实验测试设备 采用美国博勒飞
(Brookfield)的 R/S 型 浆 式 流 变 仪,其 优 点 在 于 能够有效降低壁面滑移效应,同时不破坏膏体内 部絮网结构[10-11],配备 V40-20型浆式转子,监测 数据导入电脑中由软件分析,见图3.
2.2 试验方案
研究表明,剪切速率γ及质量分数是细颗粒浆 体触变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12],而对于尾矿膏体 而言,在其质量分数过程中会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剂 以确保尾矿快速沉降,絮凝剂对浆体内部絮网结构 具有重要作用,是影响其触变性质的又一重要因 素[13]
.因此本试验研究主要围绕上述3个因素进行. 1)膏体触变剪切破坏过程的试验方案 采 用 CSR(控制剪切速率)模式进行测试,考察在某 恒定剪切速率作用下,膏体剪应力随时间的变化 过程,测试时间设定为900s,各因素考虑的试验 水平见表1.
2)膏体触变静 置 恢 复 过 程 的 试 验 方 案 将 剪切作用后的尾矿膏体静置一段时间t后再进行 前述恒剪试 验,记 录 其 相 应 的 初 始 剪 切 应 力τst,
考察不同静置 时 间 下 的τst值,并 由 式(4)分 析 结 构恢复系数ξ的变化规律.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膏体触变剪切破坏过程
3.1.1 剪切速率影响 图4a)为 w=80%的膏体在剪切速率为10~
40s-1时剪切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由图可知,该质量分数条件下,膏体在持续剪切作用下均呈 现明显的触变现象,剪应力随时间逐渐减小,最终 趋于一恒定值,且剪切速率越大,其初始及平衡剪 应力(τs,τe)越 大.图4b)对不同剪切速率条件下 膏体的触变量 Δτ及 触 变 时 间te 进 行 了 统 计,结 果表明:随着剪切速率增大,Δτ及te 相应增加,且 触变 时 间te 的增加速率由急剧逐渐平缓.这 表 示:对于相同质量分数膏体,较强的剪切作用可使 膏体絮网结构得到更破坏,从而可望降低 浆体粘度.因此,在膏体进行管道输送前,应加设强/力搅拌装置,以期改善膏体的流动性,从而降低 其管道流动的阻力损失.
3.1.2 膏体质量分数影响 图5)为 在 10s-1剪 切 作 用 下,w=74% ~
80%膏体剪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由图可知,在 低质量分数条件下(w=74%,76%),剪切应力变化 不大,浆体触变效应并不显/著.随着质量分数提高,
其相应的τs,τe 值增大.由此可推断,相同剪切作用 下,膏 Δτ体质量分数越大,则其触变效应越显/著.
这是因为,对于较高质量分数的膏体,其颗粒间的 相互作用越强,絮网结构更为发育,膏体流动性质 对剪切时间的依赖性也越强.由图5b)可知,对于 本试验而言,当膏体质量分数小于78%时,Δτ及te
增加速 率 较 为 平 缓,大 于78%后,其 值 呈 急 增 趋 势.如质量分数为80%时,剪切过程中膏体由初始 剪应力τs=262.4Pa逐渐减小至60.2Pa,触变量
Δτ达202.2Pa.这表明,膏体质量分数对其触变效 应较为敏感,存在一拐点质量分数,当超过该质量 分数值时,触变值急剧增加.
3.1.3 絮凝剂添加量影响 图6a)为在(w=76%,γ=10s-1)条件下,不 同絮凝剂添加量膏体剪应力的变化情况.由图可 知,当不添加絮凝剂时,膏体触变不明显,触变量 仅为9.5Pa,加大絮凝剂添加量,触变量 Δτ及触 变时间τe 相 应 增 加,但增加速率逐渐平缓,如 添加量由20g/t增加到30g/t时,触变量仅增加了
11.8Pa.这表明:絮凝 剂 对 膏 体 触 变 具 有 促 进 作 用,但存在极限添加量,当超过此掺量后,其触变 性质变化不大.
3.2 膏体触变静置恢复过程
以下对质量分数为78%,80%膏体触变静置 恢复过程进行考察.膏体中不添加絮凝剂,施加剪 切速率为10s-1.由前述试验得到其对应的τs 及τe 值,测试其在不同静置时间后初始剪切应力τst的变化情况.同时,根据式(4)计算其相应的结构 恢复系数ξ,结果如表2及图7所示.由图7可知,
随着静置时间的增加,初始剪应力τst及结构恢复 系数ξ相应增大,且趋 于 平 缓.相 比 而 言,高 质量分数浆体的结构恢复速率较快,但与剪切破 坏过程相比,结构恢复速率远慢于破坏速率.以试 验中80%的膏 体 为 例,由前述研究可知,其 剪 切 破坏至平衡状态需时843s,而结构恢复过程需时150min左右,约为前者的10倍.同时,膏体质量 分数越高,其内部结构在静置条件下的恢复程度 越好,如80%的结构恢复系数可达0.81,而78%膏体仅为0.74.因 此,对于膏体管道输送而 言,结构恢复速率越快,则膏体在遇到停泵事故 时,其在管内发生沉降的可能性越小,即膏体稳定 性越好.
4 结论及建议
1)强剪切作用可使膏体絮网结构得到更有效破坏,从而可望降低浆体粘度.因此,在膏体 进行管道输送前,应加设强/力搅拌装置,以期改善 膏体的流动性,从而降低其管道流动的阻力损失. 2)膏体质量分数对其触变性质的影响较为 敏感,存在一拐点质量分数,当超过该值时,膏体 触变性剧增,对于本试验材料而言,该质量分数值 为78%. 3)絮凝剂对膏体触变有促进作用,触变值随 絮凝剂添加量增加而增大,存在一极限添加量,当 超过该值时,触变性的变化不大,对于本试验材料 而言,该添加量为20g/t. 4)静置条件下膏体结构的恢复速率远比其 破坏速率缓慢,且质量分数越高,结构恢复速率越 快,浆体稳定性越好.
美国Brookfield流变仪对全尾膏体触变特性实验研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