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计量校准专业技能培训:
1、电器计量校准员:包含电压表、直流电阻、标准电池、直流电桥、数字仪表、电能表、电流表等规程;
2、 长度计量校准员:包含线纹尺、钢卷尺、水平仪、通用卡尺、千分尺、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量块、角尺、量具等规程;
3、衡器计量校准:包含电子天平、砝码、电子称等规程;
4、力学计量校准:包含拉力、压力和试验机、标准测力仪、扭矩扳子、硬度计、振动试验台、车速里程表等规程;
5、热工计量校准:温度计量校准(辐射测温仪表、温湿度计、热电偶、干燥箱、恒温恒湿箱等);
流量计量校准(流量计、水表、煤气表、热量表、加气机等);
真空压力计量校准:(真空计、标准真空装置、标准漏孔、压力计、压力表、血压计、眼压计、压力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及数字压力计、压力试验机等)
6、化学计量校准:(酸度计、浊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粘度计、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电导率仪、电解式水分仪、一氧化碳测定仪、常用玻璃量器、工业分析仪、气体报警器、酒精探测器等)
7、无线电计量校准:(信号发生器、功率计、高频电压、信号发生器、通信测量仪器、场强与电磁兼容、音频分析仪、示波器、心脑电图机、扫频仪等)
8、时间频率计量校准:(频率合成器、石英晶体振荡器、频率计、通用电子计数器、秒表、时间间隔发生器、电子计时器、电话计时计费装置等)
9、容量计量校准员:包含专用玻璃量器、容重器、移液器、医用注射器、标准玻璃量器、饮用量器等规程;
服务目标:帮助企业建立“方法科学、行为公正、数据准确、工作高效”基础,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计量校准方面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实施计量监督、发展生产、贸易、科学技术以及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准确可靠的校准数据,更好地履行自已的职责。
申请计量内校员考试应当具备的条件:
1、具备中专(含高中)或相当于中专(含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2、连续从事计量管理及校准技术工作满1年,并具备6个月以上本项目工作经历;
3、具备相应的计量法律法规以及计量专业知识;
4、熟练掌握所从事项目的计量检定规程与校准规范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检定和校准的相同点为:都是属于量值溯源的一种有效合理的方法和手段,目的都是实现量值的溯源性。二者的区别为:
1. 检定是对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进行全面的评定;而校准主要是确定其量值。
2. 检定要对计量器具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而校准并不判断计量器具的合格与否。
3. 检定应发检定证书、加盖检定印记或不合格通知书;而校准是发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并且体现示值误差。
4. 检定依据检定规程;而校准依据校准规范/检定规程。
计量校准员培训应掌握:
1、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2、计量: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3、测量结果:由测量所得的赋予被测量的值
4、(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连续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5、(测量结果的)复现性:在变化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6、(测量)误差: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值。
7、偏差:某值与其参照值之差值。
8、(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相关的参数,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此参数可以是标准偏差(或其倍数),也可以是说明置信水平的区间半宽度。
9、(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结果的估计值,用
计算。xi——第i次测量值;n——测量次数。
10、实验标准偏差:表征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结果分散性的参数,用s表示,可按上式计算:
11、直接测量法:不必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而能直接得到的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
12、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得到的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
13、静态测量:被测量的值在测量期限间被认为是恒定的测量。
14、动态测量:为确定被测量的瞬时值和(或)被测量的值在测量期间随时间(或其他影响量)变化所进行的测量。
计量的作用是什么?
计量在工业企业生产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1)计量工作是工业企业***的重要手段。完善计量检测手段,加强计量管理,使资源合理有效地配置,避免资源浪费,降低了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计量检测手段和生产管理不配套,计量器具配备不齐全,量值不准确,则有可能导致制造工艺失去控制,造成产品质量差、消耗高、效益低的问题。
(2)计量工作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计量是产品***基本的***。在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质量特性都以一定的计量特性为表征,一切要用数据说话,而数据的准确可靠要依靠完善的计量检测来实现。假如企业使用的计量器具不合格,产品的几何尺寸就可能不合格,压力表不准可能会毁坏设备,分析天平失准会造成产品配料不准……因此要使企业的产品质量达到***水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计量检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