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钢筋混凝土屋顶上用水泥砂浆抹平,然后用麻刀灰泥在屋顶上苫2~3层泥背,每层泥背厚度不超过5cm。
中腰节附近如泥背太厚,可事先将一些板瓦反扣在护板灰上,每苫完一层泥背后,要用“杏儿拍子”进行拍实。
在泥背一苫2~4层大麻刀灰,每层灰背厚度不超过3cm,每层苫完后要反复赶轧坚实后再开始苫下一层。
再在大麻刀灰背上开始苫青灰背,青灰背用大麻刀月白灰,但须反复刷青浆和轧背,赶轧的次数不少于“三浆三轧”,苫完背以后要在脊上抹“扎脊灰”,苫背全部结束后要适当“晾背”,再开始盖山东全瓷瓦。
盖瓦前首先分中,在檐头找出整个房屋的横向中点并做出标记,在确定中间一趟的底瓦后进行排瓦当,确定每垄底瓦的位置,然后将各垄盖瓦的中点平移到屋脊扎户灰背上并做出标记。
在盖瓦之前对瓦件逐块检查,进行“审瓦”,检查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在大面积盖瓦之前先盖几垄瓦,这叫冲垄,在屋面中间将三趟底瓦和两趟盖瓦盖好,这些瓦垄都必须以栓好“齐头线”、“楞线”和“檐口线”为准,再盖檐头勾滴瓦。
在盖山东全瓷瓦底瓦前先开线,按照排好的瓦当和脊上号好垄的标记把线的一端栓在一个插入脊的泥背中的铁钎上,另一端栓一块瓦,吊在房檐下作为“瓦刀线”,底瓦的瓦刀线应栓在瓦的左侧,然后铺灰盖底瓦,底瓦灰的厚度为4cm,底瓦应窄头朝下,从下往上依次摆放,底瓦的搭接密度应能做到“三搭头”,并做到“稀盖,檐头密,盖脊”,底瓦灰应饱满,瓦要摆正,不得偏歪,做到符合屋面的弧度,合缝严密,在操作中应注意避免由于摆放不当,而造成的喝风,对明显不合蔓的瓦,应尽量选换,底瓦摆好以后,要将底瓦两侧的灰顺瓦用瓦刀抹齐,抹足,拍实,并盖住两边底瓦垄的瓦翅。
如果工程屋面坡度大,可使用“星星瓦”,即瓦上有一孔洞,使用时,瓦板上的孔,要用钉子钉入灰背中,筒瓦上的孔,钉入钉子后还要加盖钉帽,各垄钉帽的位置应排列整齐,在铺设盖瓦时也应“开线”,瓦刀线两端以排好的盖瓦垄为准,盖瓦的瓦刀线应栓在瓦垄的右侧,盖瓦灰应比底瓦稍硬,盖瓦不要紧挨底瓦。它们间的距离叫“眸眼”。
眸眼的大小不小于筒瓦高的1/3,盖瓦要熊头朝上,从下往上依次安放,上面的筒瓦应压住下面的筒瓦的熊头,熊头上挂素灰即抹“熊头灰”,颜色和山东全瓷瓦一致,然后将瓦垄清扫干净后用小麻刀灰(掺颜色)在筒瓦相接的地方勾抹。再用夹垄灰(掺色)将睁眼抹平,夹垄应分糙细两次夹,操作时要用瓦刀把灰塞严拍实,赶轧光实,下脚应直顺,并应与上口垂直,瓦垄内应清扫干净,釉面应擦净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