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判断原水水质是否适合石英砂过滤器,核心是围绕石英砂过滤器的 “核心能力边界”(截留悬浮 / 胶体、耐受常规水质波动)与 “局限性”(无法处理高浓度特殊污染物、强腐蚀性水质),从关键水质指标检测、污染物类型识别、适配场景匹配三个维度展开,确保原水水质在过滤器的 “处理能力范围内”,避免因水质超标导致过滤失效或设备损伤。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一、***步:检测核心水质指标,看是否在 “适配范围” 内 石英砂过滤器对原水的 “容忍度” 有明确量化范围,需优先检测以下 4 项核心指标,若指标达标,说明水质基本适配;若指标超标,需先经预处理(如沉淀、混凝)调整后再使用: 1. 原水浊度与悬浮物浓度:过滤器的 “核心负荷指标” 适配范围:浊度≤100NTU,悬浮物浓度≤200mg/L; 若浊度<50NTU、悬浮物<100mg/L:水质***,过滤器可直接使用,过滤周期长(24-72 小时),出水浊度易稳定<5NTU; 若浊度 50-100NTU、悬浮物 100-200mg/L:水质可接受,需搭配 “常规反洗”(强度 12-18L/(m²・s)),过滤周期 12-24 小时,出水浊度可控制在 5-10NTU(若需***浊度,可增加混凝预处理); 超标判断:浊度>100NTU、悬浮物>200mg/L; 此时直接使用会导致滤料快速堵塞(过滤周期<8 小时),反洗后残留杂质多,出水浊度超 10NTU,需先经 “沉淀池 + 混凝” 预处理(如投加聚合氯化铝),将浊度降至 100NTU 以下再进入过滤器。 2. 原水胶体含量与稳定性:影响截留效率的 “关键因素” 适配范围:胶体含量≤20mg/L,且经混凝剂处理后可形成 “絮团”(粒径>10μm); 简易判断方法:取 100mL 原水,滴加 1-2 滴聚合氯化铝溶液(10% 浓度),搅拌后若出现明显絮团(肉眼可见),说明胶体可被截留,水质适配; 若滴加混凝剂后无絮团、或絮团细小(<5μm):说明胶体稳定性强(负电荷密度高),直接过滤时截留率<50%,出水仍浑浊,需先优化混凝工艺(调整混凝剂种类 / 投加量),待胶体形成大絮团后再使用。 3. 原水 pH 值:影响滤料吸附能力的 “环境指标” 适配范围:pH 6-8(中性至弱酸碱); 若 pH 5-6 或 8-9:水质基本适配,但需注意:酸性环境(pH<6)会减弱滤料对胶体的吸附能力,碱性环境(pH>8)可能导致滤料表面杂质溶出(如含铁杂质导致出水发黄),可通过投加酸碱调节剂微调 pH 后使用; 超标判断:pH<5(强酸性)或 pH>9(强碱性); 强酸性会腐蚀碳钢罐体,且中和滤料表面正电,胶体吸附失效;强碱性会加速滤料板结,且可能导致胶体分散性增强,均需先经 “酸碱中和池” 预处理,将 pH 调至 6-8 再使用。 4. 原水温度:影响过滤效率的 “辅助指标” 适配范围:5-45℃; 若温度 10-35℃:水质适配,水流黏度适中,过滤效率与截留效果; 若温度<5℃:水黏度增加,滤料堵塞速度加快,过滤周期缩短,但可通过降低过滤流速(从 10m/h 降至 8m/h)适配; 若温度>45℃:需选用 “耐高温材质”(如不锈钢 316L 罐体),避免塑料部件老化,同时需加强反洗(防止生物膜滋生),仍可适配; 超标判断:温度<0℃(结冰)或>60℃(高温腐蚀),需先经加热 / 保温或降温处理。 二、***步:识别特殊污染物,看是否存在 “禁忌物质” 石英砂过滤器对部分特殊污染物 “无处理能力”,且这些物质会损伤滤料或设备,若原水含此类物质,即使核心指标达标,也需先经针对性预处理,否则过滤器无法正常使用: 1. 高浓度油类物质(如石油类、动植物油) 禁忌标准:油含量>50mg/L; 判断方法:取原水观察,若水面有明显油膜、或振荡后出现泡沫且不易消散,说明油含量高; 危害:油类会在滤料表面形成 “疏水膜”,堵塞孔隙且破坏胶体吸附能力,常规反洗无法清除,需先经 “隔油池 + 气浮” 预处理,将油含量降至 50mg/L 以下。 2. 高浓度重金属离子(如 Fe³⁺、Mn²⁺、Pb²⁺) 禁忌标准:Fe³⁺>5mg/L、Mn²⁺>2mg/L,或含 Pb²⁺、Hg²⁺等有毒重金属; 判断方法:原水发黄(可能含 Fe³⁺)、发暗(可能含 Mn²⁺),或经检测重金属超标; 危害:重金属离子会在滤料表面形成 “氧化物硬垢”(如 Fe (OH)₃),导致滤料板结,需先经 “除铁锰过滤器” 或 “离子交换” 预处理,降至安全范围(Fe³⁺<0.3mg/L、Mn²⁺<0.1mg/L)。 3. 黏性杂质(如树脂碎屑、浆料、生物黏泥) 判断方法:取原水过滤后,滤纸上若残留黏性物质、且不易冲洗掉,说明含黏性杂质; 危害:黏性杂质会在滤料孔隙内形成 “胶状堵塞层”,常规反洗无效,需先经 “格栅 + 精密过滤”(如 50μm 滤芯)预处理,去除黏性杂质。 4. 强腐蚀性物质(如高浓度 Cl⁻、SO₄²⁻) 禁忌标准:Cl⁻>200mg/L(对碳钢罐体)、Cl⁻>1000mg/L(对不锈钢 304 罐体); 危害:会腐蚀罐体与布水器,导致设备泄漏,需先经 “脱盐”(如反渗透)预处理,或直接选用耐腐蚀材质(如不锈钢 316L、FRP 玻璃钢罐体)。 三、第三步:匹配使用场景,看 “过滤目标” 是否契合 即使水质指标达标,若 “过滤目标” 超出石英砂过滤器的能力,也需搭配其他设备,不能仅依赖过滤器: 1. 若目标是 “预处理降浊,保护后续设备”(如膜过滤器、离子交换树脂) 适配条件:原水浊度≤100NTU、无特殊污染物,且需将浊度降至 5NTU 以下; 若达标:石英砂过滤器可直接作为前置预处理,有效减少后续设备的污染风险,场景适配; 若不达标(如浊度>100NTU):需先经沉淀池预处理,再用过滤器精滤,确保后续设备进水浊度达标。 2. 若目标是 “直接产出合格用水”(如工业循环水、市政杂用水) 适配条件:用水要求为 “浊度<10NTU、无微生物 / 离子要求”; 若原水浊度≤50NTU、无特殊污染物:过滤器可直接产出合格用水,场景适配; 若用水要求 “浊度<1NTU” 或 “需杀菌 / 除盐”:过滤器无法满足,需搭配超滤膜(降浊)、消毒设备(杀菌)或反渗透(除盐)。 3. 若目标是 “处理特殊水质”(如含油废水、酸洗废水) 适配条件:需先经针对性预处理(隔油、中和),将特殊污染物降至安全范围; 若未预处理:即使核心指标达标,过滤器也会快速失效,场景不适配。 四、总结:3 步快速判断原水是否适合石英砂过滤器 看核心指标:浊度≤100NTU、悬浮物≤200mg/L、pH 6-8、温度 5-45℃,4 项达标则 “基础适配”; 查特殊污染物:无高浓度油类(<50mg/L)、重金属、黏性杂质、强腐蚀物质,无则 “安全适配”; 对使用目标:若目标是 “预处理降浊” 或 “低要求用水”,则 “场景适配”;若目标是 “深度净化”(如直饮水、纯水),则需搭配其他设备。 若 3 步均满足,原水可直接进入石英砂过滤器;若某一步不满足,需先经预处理(混凝、沉淀、隔油、中和等)调整水质,再投入使用,避免过滤失效或设备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