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水钢板的施工工艺 核心是 “精准定位、可靠固定、严密连接、规范浇筑”,需严格把控各环节细节以保障防水效果,具体如下: 一、核心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清理施工缝或变形缝处的杂物、浮浆,确保基层平整干燥。核对止水钢板的材质、规格(厚度、宽度、截面形状),检查外观无锈蚀、变形、破损,备好焊接设备、固定钢筋、防锈涂料等辅材。 放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在钢筋骨架上标记止水钢板的安装位置,确保钢板中心线与变形缝中心线重合,埋置深度符合要求(通常钢板一半厚度嵌入先浇筑混凝土)。 固定安装:采用短钢筋(支撑筋)焊接在主筋上,形成支撑骨架,间距一般不超过 500mm。将止水钢板放置在骨架上,调整水平度和垂直度,确保钢板平整、无翘曲,然后焊接固定,防止浇筑混凝土时移位。 连接焊接:钢板搭接长度需满足规范(通常≥200mm),采用双面满焊或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焊缝高度不小于钢板厚度。焊接时避免出现夹渣、气孔、裂纹等缺陷,焊后及时清理焊渣,检查焊缝密封性(可通过注水或敲击检测)。 节点处理:转角处采用专用转角钢板(如 90° 折角件),或现场切割拼接后满焊,避免直接弯折导致钢板开裂。交叉节点(如 T 型、十字型)需采用配套接头或分层焊接,确保各方向钢板连续贯通,无渗漏缺口。 防锈处理:非镀锌钢板焊后需在焊缝及钢板表面涂刷防锈涂料,镀锌钢板若焊接破坏镀锌层,需补刷锌粉漆或防锈漆,防止后期锈蚀。 混凝土浇筑:在钢板两侧均匀下料,分层振捣(振捣棒避免直接撞击钢板),确保钢板与混凝土紧密结合,无蜂窝、麻面、空洞等问题。浇筑完成后及时养护,避免混凝土收缩开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