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工作分类
1.扩声系统:话筒和扬声器处在同一声场内,存在声反馈自激的条件,传声增益受到限制。
2.放声系统:只有卡座、光盘机等声源,不存在声反馈条件,是扩声系统的一种特例。
(二)按用途分类
1.室外扩声系统:体育场、艺术广场、音乐喷泉、大型流动演出等。
特点:
空间宽广、服务区大、背景噪声大、受周围建筑物体反射影响。以直达声为主,无混响声,反射声延时 超过50ms(17m)时会出现重声或回声,影响声音还原度和声像定位。音响效果(尤其是音乐喷泉)还受气候条件、向和环境干扰等影响。
2.室内扩声系统:各类影剧院、体育馆和等。
特点:
性很强,使用功能不同系统配置也不同,建声条件对音响效果影响很大。
3.流动演出系统:常用于大型演出,临时安装的系统。
特点:
音响设备必须结构紧凑,便于运输和安装、使用环境苛刻。系统投资较大。
4.公共广播系统(PA):车站、机场、地铁、港口、学校、宾馆作广播节目和背景音乐并兼做消防紧急广播。
特点:
使用功能很多,音响效果要求不苛刻,传输距离远,采用定电压传输。
5.会议系统:会议中心、电话会议、电视会议和数字会议系统。
特点:
提高会议效率,声音还原好、不嘈杂、功能多(会议讨论系统、表决系统和同声传译系统等,包括视像同步摄录和会议代表身份识别等)。
设计
编辑
扩声系统设计通常从声场设计开始,逐步向后推进到功放、声处理、调音台和声源。因为声场设计是满足系统使用功能和音响效果的基础。因此这种向后推进的设计步骤是十分必要的。
室内扩声系统的供声方案
根据使用功能、房间体型和服务区大小选择供声方案。
1.集中供声(点声源供声)
优点:可有效减小声源间的干扰,音质优良、视听方向一致、听感自然、声场均匀。
缺点:声能损失较大,不适宜空间较低的房间和狭长的房间,集中式供声系统的扬声器吊挂高度不应低于8~10m,否则声场不易均匀。
2.分散式供声
适用于狭长房间、高度较低的房间、混响时间较长的房间或隧道扩声系统。
优点:声场均匀,声能损失少。
缺点:视听不一致,声源之间干扰大,尤其是在两个声源覆盖的交叉重叠区音质差
近年来,全国各地很多地方建造了音乐厅。音乐厅是以演出古典音乐为主的演出场所,而古典音乐传统的习惯都是以自然声演出,除非是露天演出或场地特别开扩,一般是不用扩声设备的。因此音乐厅对室内的建筑环境声学要求就非常严格。音乐厅的声学设计非常看重混响时间的处理,大多数情况下都希望混响时间长一些。
音乐演出团到音乐厅演出之前要走台,因为音乐厅混响时间的长短对演员的自我感觉会产生影响,所以走台主要目的不是练习,而是要找在这个音乐厅演出的感觉。但是绝大多数走台都是在空场情况下进行的。音乐厅空场和观众满场的情况下,混响时间由于人体吸收总会有些差别。走台的演员当然要求尽可能地缩小这种差别。因为混响时间在空场和满场时如果相差0.3秒以上,到演出时就会对演员的表演情绪产生影响。往往是走台时感觉声音很丰满,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但是当演出时坐满观众后(尤其是冬天),走台时的感觉***不到了,觉得声音发干。这时演员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技巧的发挥也就容易失常。
音乐厅的内装修是决定混响效果的关键。此外,早期声的安排、吸声系数的处理也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座椅所占观众厅表面积大约25%强,而吸声总量却占70~80%。因此,为了延长混响时间,有些设计师们开始在座椅上想办法。
近几年,在进口座椅的一些资料上刊登了一种椅子的制作方法,而且渐趋流行。其主要特点就是椅子靠背的正面边缘留出木边,而且愈来愈宽,目的是要加大反射面积以延长混响时间。实践证明,这种思路对音乐演出团的走台有害无益。
故障解决方法
编辑
(一):扩声系统放音无声音
串接的音响设备其中一台或几台设备的电源插头未插好。
解决方法:检查电源接线板,使插座接触良好。
(二):扩声系统时而发出噪音,尤其在播放音乐过程中,不断出现这种现象,扩声系统各设备之间连接线有虚焊现象。在有音乐信号时,虚焊点使声信号时断时续。
解决方法:
1.必须***检查各通道设备接线,重焊各连接点;
2.如果***检查各连接焊点,仍出现噪音现象,可能是连接线有断线现象,用万用表检查每根导线,将内部有断线的电缆更换。
(三):扩声系统静音时,交流声严重
1.各通道设备的连接屏蔽线接触不良或虚焊。
解决方法:认真检查各设备间的屏蔽线,尽量采用焊接。
2.有三脚电源插头的设备接在二线输入的插座上,并且这二级的火线与中性线反接。
解决方法:必须将二线输入插座,中性线与火线颠倒过来。一般插座左脚为火线,右脚为中性线。电源插板应配置三脚的,中上方的插脚应接大地地线,确保用电安全。
3.有些音响设备采用二脚插头,但有的设备必须采用三脚插头,否则其间连接时可能出现交流感应现象,引出交流声。
解决方法:将二脚插头的音响设备的电源插头颠倒过来。
(四):音响系统与灯光系统同时运转时音响系统的交流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