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水平***,也最为典型。北京四合院座北朝南,多有外、内二院。外院横长,大门开在前左角即东南角,称"青龙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宅门不设在中轴线上也有利于保持民居的私秘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当我们进入大门后,迎面有砖影壁一座,与大门组成一个小小的过渡空间,由此西转进入外院。
由于日照的影响,四面的房子以座北朝南为***,所以,四合院都以北房为正房,东西两侧次之,为厢房,与北房相对的南房称为倒座房。中型或大型四合院的***一排正房为后罩房。后罩房有时建成二层楼房,称为后罩楼。两进院落以上的四合院,一般都分为内宅和外宅,由二门--垂花门或屏门联接沟通。四合院的正房、厢房之间,一般由抄手游廊联接沟通。抄手游廊是开敞式附属建筑,既可供人行走,又可供人休憩小坐,观赏院内景致。四合院的建筑色彩多采用材料本身的颜色,青砖灰瓦,玉阶丹楹,墙体磨砖对缝,工艺考究,虽为泥水之作,犹如工艺佳品。
整体完成之后,就是装饰了,比如雕刻和彩绘。现在建造四合院,雕刻都是成品,而彩绘则需要工匠一笔一笔的绘制,非常考验绘画工地,而且还比较费时费力。四合院却是个建筑群。里面有正房、耳房、厢房以及倒座房等,加在一起是个庞大的工程。这样看来,仿古四合院施工的确是个比较复杂的事情。
四合院是单层建筑,所以为了让它显得高大,就需要将地基漏出地面一部分,这部分在四合院改造中叫做台基。在房屋的正面,台基与台阶想接连,方便以后人们进出。台基建造好后,就要开始立木架了。木架是由梁柱等部分组成,有五架梁和七架梁等,其上有枋和椽、檩等结构。柱子的最下边直插入台基里,是为柱础,起到保护并稳固木柱的作用。
四合院改造施工队最注重的是设计。图纸设计对后续的操作起着很大的影响,只有图纸设计好了,施工才能顺利进行,后续维护才可以更简单。同时,图纸设计好了还能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和后期维护成本。
明清时期,四合院发展高度成熟,每个地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我们见过的四合院形式也基本在这个时候定型。不过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那时候留下的四合院所剩不多,基本只在故宫附近可见了。现在,人们又重拾四合院的建筑样式,往往在自建房的时候选择四合院作为家宅样式。而如今的四合院,早已经脱胎换骨,加入了现代化的设施和元素,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