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和红砖的价格不同,是因为两者的烧制工艺不同。红砖烧制时是在900摄氏度下大火烧制之后,让其自然氧化,呈红色。而青砖的烧制温度更为高,达到1000摄氏度,烧制完成之后使用水让其冷却,而不是自然冷却,这导致化学反应,砖呈现青色。
另外,青砖和红砖的原材料也略有区别。四合院改造施工所使用的的红砖的制作材料相对起来像是纯度不高的黏土材料,主要是以黏土加上页岩和煤矸石压碎后,混合制作出来的杂质材料,干燥之后用氧化焰烧制而成。而青砖则是直接使用黏土制作,不含其它的杂质,使用水分加之调和,氧化制成的。
实际上,北京四合院所显现的正是向心凝聚的气氛,也是中国大多数民居性格的典型表现。院落的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格局,也可以说是两种矛盾心理明智的融合:一方面,自给自足的封建家庭需要保持与外部世界的某种隔绝,以避免自然和社会的不测,常保生活的宁静与私密;另一方面,根源于农业生产方式的一种深刻心态,又使得中国人特别乐于亲近自然,愿意在家中时时看到天、地、花草和树木。
四合院规模不同,大小相差悬殊。但无论大小,都是由基本单元组成的。简单来说,由四面房屋固合起的一个庭院,称为一进四合院,两个院落即为两进四合院,三个院落为三进四合院,依此类推。北京大型四合院(如王府)可多达七进、九进院落,除中路主院外,两侧还有东西跨院,可谓"深宅大院"。
大木架支起来后,就到了垒墙挂瓦的阶段了。四合院建筑常用的仿古砖瓦质量相较于普通砖瓦高,所以一直以来四合院都是青灰色调。四合院的墙分为山墙、檐墙和槛墙等,木架内部一般都是开间,用板壁之类的隔间。四合院的瓦分为板瓦、筒瓦等,不同位置使用的瓦也不同。筑墙挂瓦都需要砖瓦匠操作,还要经过磨砖对缝来美化,非常考验技术。
古人建造四合院翻新的时候,并不是没有任何办法,他们知道石灰和沙子的粘性不是太大,于是古人发挥自己的智慧,在石灰和沙子的砂浆中放入很多的黄粘土,这样就能够增加砂浆的粘性了。除了增加黄粘土之外,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叫“蜃灰”的材料,这种材料是有牡蛎或者蛤贝壳烧制而成的,这种材料用于建筑房子要比石灰更加优越一些。
现在我们修建各种建筑,水泥混凝土是常用材料,这种由碳酸钙组成的材料,对建筑的稳固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根据资料显示,水泥直到1889年才出现在中国,那么水泥在没有之前,古人是用什么材料建造四合院的呢?古人在建设四合院的时候,会用到一种叫石灰砂浆的东西,我国古代早已经出现了烧石灰的技术,虽然有这一项技术,但是将沙子、石灰还有石头混合在一起盖房子,和水泥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在湿热多雨的南方地区,这种沙子、石灰组成的材料,根本用途不大。